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与国内其他经济区相比较,跨省协作协同的特色愈加杰出。上海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2018年吞吐量打破4400万规范集装箱,其间上海本地产品缺乏30%。进出上海港的货品中超越70%的产品是在江苏、浙江、安徽以及长江沿线的多个省份出产、加工,经公路、水运或铁路运至上海通关、出海。其间公路运送占了60%以上。下降外贸产品的运送成本,特别是公路运送成本,对提高长三角外贸产品的世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将惠及区内外贸产业链上的一切省份。
图片来历:视觉我国
上海市政协常委、徐汇创客中心创始人邵楠调研发现,现在,区内多个省份正在履行相应的高速通行优惠方针,对外贸进行扶持,但各自为营,没有构成一致的协同机制。各个上海相邻省份仅对省内港口出运的货品的高速公路通行费进行优惠,关于本省的外贸产品经外省市港口出运时,没有优惠。但江、沪、皖的绝大多数和浙江省北部的大部分外贸产品都通过上海出运。但现在各省的高速路优惠方针,更多是为本省港口导流,而不是为外贸企业减负。
邵楠委员主张,江苏、安徽外贸产品从洋山港出运的集装箱货车大多数途经G1501高东收费站与S2临港收费站之间路段,通行费为10元,主张悉数减免;一起,浙江外贸产品从洋山港出运的集装箱货车大多数途经S32、G60、G92到S2临港收费站之间路段,上海市境内通行费约为25元,主张悉数减免;第三,与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洽谈,长三角一切外贸产品,不管是堂兄弟省份内部港口出运,仍是从上海港出运,现有高速公路通行费碰头方针对一切运送集装箱车辆适用;第四,一切通过江、浙、沪、皖的外贸集装箱车辆,由上海港无纸化体系进行一致区分。
新民晚报记者 方翔 潘顶峰 江跃中